2024-05-31
今年年初,歐洲投資銀行宣布,將和北歐投資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淡馬錫與荷商ING集團等大型金融機構,一同注資2.5億歐元(約百億台幣)給一家瑞典鋼鐵廠。
不只有歐洲投資銀行金援,以歐盟碳權收入組成的歐盟創新基金(European Innovation Fund)也補助它。為什麼號稱最環保的歐盟還在投資新鋼廠?
歐洲投資銀行表示,投資鋼鐵廠是因為鋼鐵業是戰略部門,也是歐盟經濟的核心,「我們承諾2050要淨零,因此這些產業需要大規模的變革。」也就是說,永續金融、綠色融資除了聚焦綠能等新興綠色科技之外,也不能忽略高碳排行業的低碳轉型。
這座瑞典鋼鐵廠,就是號稱全球第一個達量產等級的氫能鋼廠,製程將會是以氫氣取代煤炭的綠色鋼鐵。一旦達到量產規模,可比傳統煉鋼減少九成五的碳排。
台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教授黃啟瑞解釋,過去政府與金融機構談的永續金融,是指金融業支持無碳產業,例如再生能源等。
不過後來大家也慢慢意識到,鋼鐵、水泥等雖然是高碳排產業,但也是重要必需品,因此國際上開始發展新的融資制度,重點不再是要消滅或純粹把資金撤離高碳排產業,而是要讓高碳排產業安全過渡到下一個低碳生產的階段。因此,歐盟正透過政府資源,以及鼓勵私人資本投入「轉型金融」,協助高碳排產業脫碳。
國際永續與轉型金融大事紀 | |
---|---|
時間 | 事件 |
2020年3月 | 歐盟發布「 歐盟永續金融分類標準 」,明定特定生產方式為低碳製程,引導私人資金投資。 |
2022年11月 | G20推出「G20轉型金融框架」 |
2023年12月 | 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提出轉型金融方針 |
協助高碳排產業轉型,除了歐洲投資銀行的挹注外,歐盟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轉型金融工具,也就是下世代歐盟綠債(Next Generation EU,NGEU),目標是協助產業過渡到低碳生產的階段。
水泥、化學、肥料、鋼鐵、航空與船運業等能源密集佔了總碳排的三分之一,急需轉型計劃,才能達成減碳的目標。歐盟預估,如果要真正做到《巴黎協定》的減排目標,2020年到2050年間,每年所需的投資高達1.5到3.5兆歐元(53到123兆台幣)。
除了綠色債券外,歐盟創新基金也是歐盟協助高碳排產業轉型的利器,資金主要來源是將高碳排產業因超過排放上限所購買的碳排額度,再經由補助或獎勵等方式,補貼高碳排產業開發特定的減碳技術。
根據《彭博社》統計,基金成立4年後共投入60億歐元(2100億台幣),其中50億都是流向電力、鋼鐵與礦業等能源密集產業。例如,法國的氣體大廠液化空氣集團與瑞士的水泥大廠荷希姆等,都獲得補助發展碳捕捉技術;殼牌石油與德國萊茵電力集團等,則是將資金用於產製氫氣。
歐盟執委會氣候行動主席范登伯格說,這些計劃不一定全部都會成功,但基金投資的是最新、也最有發展潛力的計劃,中間必定會有不小的風險,但就因為如此,「民間資金不一定會支持這些計劃,因此我們必須要做。」
回到台灣,同樣面臨能源密集產業的轉型挑戰。如台灣第二大的碳排大戶中鋼,除了要面臨碳成本上升外,全球鋼廠大量投入低碳製程,也讓中鋼面臨巨大壓力。
「這絕對是我們非常、非常大的挑戰,」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語氣急切,「這應該是中鋼創辦以來,最難、最大的一次轉型(低碳製程升級)。」
對此,以鋼鐵業為例,時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各國對氫能煉鋼補貼金額都很大,但按照台灣目前的財政紀律,比較難照著做。第一,台灣非常在意舉債上限。第二,氫能煉鋼是最前沿、Tier 1的競爭,投資額跟風險都極高;面對各國政府正協助高碳排脫碳,他也表示,如果資金無法變多,可能要考慮新的機制,例如主權基金來帶動新的財源。
另外,台灣是否有可能比照歐盟,以即將上路的碳費,協助難減排產業轉型?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中心副主任劉哲良說,台灣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裡已經載明碳費的10多個用途,其中也包含補助、獎勵與鼓勵研發減碳技術。政府可透過差別費率,例如要求高碳排產業具體承諾減排量,若達成目標就可享有優惠費率,以鼓勵企業自行投入資金,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與投資創新的減碳製程。另外,面對難減排、投入資金有困難的能源密集產業,也可仿效歐盟方式,把收到的碳費拿來補助特定的減碳計劃。
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說,台灣的挑戰是,對於高碳排產業的減碳路徑,以及需要投資的製程,缺乏完整的研究與討論,社會也沒有共識,「德國光是評估就花了7、8年。」
他認為,如果未來要思考台灣的轉型金融以及碳費的用途,原則必須是這些經費不應該用於高碳排產業的「漸進式改革」,如既有的製程效能提升,或者汰換原有的設備,像是把舊的高爐換成新的高爐,而是要用於創新的減碳製程,並且思考整體商業模式的減碳效益,不能只是小規模的實驗。也必須要有明確的檢核機制,如在哪些年份達成多少產量等目標。
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Web only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