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1-18
以智慧機械打造全台換線最快機車零件彈性產線
為建立機車產業智慧製造典範,進而帶動國內機車產業數位轉型智慧升級,經濟部工業局推動「機車關鍵零組件智慧製造開發計畫」,藉由強強結合,由工具機大廠東台精機,應用多年設備開發設計的經驗,與國內第一大機車生
2021-01-12
軟硬整合.發展「低接觸」應用服務 推動服務型機器人場域應用實證 加速產業應用落地
因應全球高齡、少子的中長期發展帶來的勞動力缺口問題,且面對後肺炎疫情的「低接觸」服務型態的需求,再加上人工智慧、物聯網及影像感知技術的突破,服務型機器人的創新應用在不同服務領域逐漸成形。有鑑於此,經濟
2020-12-05
上銀領軍水手計畫 帶領3K產業航向智慧製造升級轉型
為驅動國內3K產業升級轉型,建立傳統金屬加工產業智慧製造的典範,經濟部工業局推動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領航計畫,藉由傳動控制與系統科技大廠上銀公司扮演系統整合角色,結合國內產學研的智慧機械能量,協助隴鈦、
2020-11-18
加工處扶植高軟 共創智聯未來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下簡稱加工處)今(18)日於高雄軟體園區舉辦「2020智聯高軟 共創未來」展示會,聚焦於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製造與體感科技等四大領域,邀請鮮饌、鮪軒及光緯公司分享技術合作案
2020-10-29
以智慧機械打造30秒快速切換車型的彈性智慧產線
為建立汽車產業智慧製造的典範及提升供應鏈產品品質,促進國內汽車產業智慧升級,經濟部工業局推動汽車產業領航計畫,藉由汽車大廠福特六和汽車公司攜手六和機械公司、伍享工業公司2家主要供應商,憑著福特多年製造
-
2020-12-29
(12月29日) 經濟部科技專案109年度成果發表會暨110年度產學研合作說明會
精機中心聚焦於工具機暨零組件、產業機械、智慧自動化等三大產業領域,透過長期技術深耕所累積於產業之服務能量,加上執行經濟部法人科技專案計畫成果,更厚植本中心與產業共同提升的實力。
2020-11-24
(11月24日) 自駕車產業發展現況與創新契機研討會
自駕車已經成為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但受到全球經濟復甦緩慢與疫情影響,自駕車產業也遭受到波及,對於未來市場產生更多的不確定性,因此藉由此次研討會,我們將探討全球自駕車市場現況與未來可能走向,以及被視為未來
2020-10-29
般若科技-智慧機器人研磨工作站示範案例觀摩會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AI加值智慧製造產業推廣計畫」,協助製造業相關產業導入AI應用服務模組。為推廣AI輔導成果,透過觀摩交流進行複製擴散,帶動相關業者投入智慧機械與AI應用行列。 般若公司在去(1
2020-10-22
109年建立智慧機械跨領域技術能量之專家輔導媒合會
為協助機械產業廠商建立智慧機械跨領域技術能量,從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以迎接全球智慧製造之發展趨勢,特邀請具智慧科技之資通訊技術領域之廠商專家進行能量及實績案例說明,以協助廠商加速導入智慧跨領域技術
2020-10-15
共創機械與系統整合廠商智慧製造推廣交流暨座談活動
為協助系統整合業者精準切入國內機械製造業在數位轉型上之需求,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將於10月15日(星期四)下午2點於台中僑園舉辦「共創機械與系統整合廠商智慧製造推廣交流暨座談活動」。本次交流座談
我們的優勢
-
完整機械產業群聚
-
臺灣是全球資通訊及半導體
元件、設備主要製造基地 -
製造業機械設備應用市場
-
智慧機械投資園區
政策焦點
-
為因應物聯網、3D 列印、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科技對生活與產業的巨大變革,臺灣於 2016 年 7 月推動「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透過培育相關專業人才、整體產業升級轉型、擴展國際合作與市場商機等措施,以達擴大機械產業產值的效益。
-
「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措施如下:
-
「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以建構臺灣智慧機械產業新生態體系為目標,並以臺灣精密機械及資通訊產業為基礎,逐步發展各種解決方案,以協助重點產業導入智慧製造。
-
「智慧製造試營運場域」:為一全國產化打樣中心,採用 100%全國產高階機械加工設備,串接國內自研自製之數位化生產系統,發展機械加工應用服務模組,實現9種零組件混線智慧製造生產線。另推動國際系統大廠(達梭、三菱等)進駐,與國內團隊合作推廣智能化整合技術。
-
「智慧機械園區」:作為業者建置廠房和試驗場域的選擇,目前已規劃產業用地面積33.44公頃,預計2020年上半年啟動廠商進駐。
-
政府參與投資
-
為加速臺灣產業轉型升級,國家發展基金投資「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 5+2 產業創新計畫,參與事業投資之股權比例以全部公股不超過49%為原則。另外,國家發展基金亦參與投資中小企業、文化創意產業、策略性服務業及策略性製造。
租稅措施
- 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為20%。
- 企業得於研究發展支出金額的15%額度內,可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
- 進口臺灣尚未產製之機器設備,可享有免徵進口關稅之優惠。
- 自國外引進新生產技術或產品,並使用外國營利事業所有之專利權、商標權或各種特許權利,經經濟部工業局專案核准者,其所給付外國事業之權利金免納所得稅。
- 投資智慧機械/5G相關項目:當年度合計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者,可採「當年度抵減營所稅為支出金額的5%」或「分三年抵減合計支出金額的3%」二擇一抵減,但抵減額度不可超過當年度應繳納營所稅的30%。適用期間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智慧機械)/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5G)。
- 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以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得列為未分配盈餘減項。
- 進駐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等,可享進口自用機器設備、原料、燃料、物料及半製品免徵進口稅捐。以產品或勞務外銷者,其營業稅稅率為零。
研發補助
成功案例
勤堃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該公司自動化及機械手臂部門成立於2008年,主要從事專業工業機器人製造、整合銷售及自動化生產線規劃設計,透過自主研發及國外技術合作,提供了一系列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從6公斤到60公斤所有一般載重範圍可供客戶選擇。另外提供自動化末端手指及零件夾具的設計及生產製造。公司提供從硬體到軟體的設計,給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品質。
來臺灣投資歷程
規劃於嘉義大林埔工業區,投資新臺幣6.5億元建置新廠,生產加工刀具、機械手臂組件,強化臺灣智慧機械相關組件之自製能力。
投資臺灣事務所提供的協助
該公司於投資規劃即洽詢建廠用地,事務所根據廠商需求,提供建廠用地資訊,並協助縮短廠商建照申請時程,加速廠商落實投資。
機械設備生產及製造面合作之代表案例
美商應材(Applied Materials)在台投資顯示器設備製造中心
日本安川公司在台灣投資機器人研發與展示中心。
人才培訓面合作之代表案例
德國Bosch公司與成功大學合作,在成大設立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培育工業4.0人才。
美商Rockwell Automation與臺中逢甲大學簽署人才培育備忘錄,除了引進智慧設備、設置智慧機械專業課程外,也將成立「企業聯網應用實驗室」及「智慧製造實驗室」,協助臺灣培訓智慧機械中高階人才。
資料來源: 投資臺灣事務所
檔案下載
臺灣重點發展產業-智慧機械 (2.40MB)